水肿(edema)是指过多的液体在血管和淋巴管外的组织间隙内或体腔中积聚。水肿可分全身性和局限性。全身性水肿为液体在组织间隙内弥漫分布,若皮肤受压后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局限性水肿为液体在组织间隙内局部分布,这种水肿可以是凹陷性,也可以是非凹陷性。发生于体腔内则称为积液,如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在生理状态下,血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是维持血管内外液体平衡的主要因素,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淋巴管回流入血液。组织液的形成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时,机体不发生水肿。
水肿形成机制: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营养不良、各种原因导致的低蛋白血症),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循环血容量增加等),③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活性物质、炎症、细菌毒素、缺氧等),④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结切除术后或淋巴管阻塞等)。
甲状腺疾病所致水肿是由于黏多糖在组织间隙内沉积所致,为非可凹性,如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所致胫前黏液水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的全身性黏液性水肿。
水肿是肾内科的常见病,肾脏疾病本身常可引起水肿,但水肿不一定就是肾脏病,除了肾脏病以外还有许多疾病都可引起水肿。
首先应依据全身性和局限性水肿,进行常见病因的逐一鉴别。
全身性水肿要认真鉴别水肿的病因:(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2)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等。(4)营养不良性水肿:常见于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l缺乏症等。(5)结缔组织病性水肿: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6)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7)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Graves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8)特发性水肿:发生于女性,特点为周期性水肿,可能与月经周期变化有关。(9)其他: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10)药物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制剂、钙离子拮抗剂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等。
局限性水肿:常由某因素导致局部血流不畅、淋巴回流受阻或炎症等所致,常见病因如下:(1)静脉阻塞性水肿:常见于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2)淋巴梗阻性水肿:常见于丝虫病的象皮肿等。(3)炎症性水肿:常见于丹毒、蜂窝织炎等。(4)变态反应性水肿:常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
处理原则:根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对于全身水钠潴留的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并适度利尿。
(文章转自百科名医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