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需要进行术后化疗,化疗以静脉输注药物的方式进行,若出现化疗药物外渗会对周围组织破坏,引起周围组织坏死,为严重的不良事件。近日,在省院乳腺科赵兴娟、王亚珏等专家帮扶指导下,医院独立完成首例输液港植入术,标志着我院医疗水平又迈上新台阶,此项技术的开展,凝聚了各方面的优势力量,让患者放心植入,舒心使用。
患者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刺激性较大,外渗可能会导致静脉炎,严重者可能会造成局部皮肤的坏死。若选择上肢植入PICC,将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起居生活,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医院普外科召开专题讨论会仔细分析,慎重考虑,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家属的意愿,最终确定为其实施港植入术。最终在手术室麻醉师毛永康、护士张凯璐的协助下,普外科主任李校君,医师卫凡独立完成我院新技术项目—输液港植入术。
输液港植入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在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主要由供穿刺的港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液体及营养支持治疗,以及输血、血样采集,其中耐高压型输液港还可以满足影像学强化注射的需求等。
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出现,极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但由于PICC需要每周进行维护,而且像植入留置针一样,部分管路裸露体外,患者活动及生活极不方便。输液港的出现,从根本上弥补了PICC的不足,且伤口愈合以后完全没有外露部分,保护个人隐私,患者可以游泳、洗浴,不影响正常社交活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日常维护方便,只需每4周到院维护一次,避免多次反复入院,痛苦少。植入式输液港技术的开展为广大肿瘤患者在生存期提供了输液安全保障和生活质量保障,可谓“一港在身,治疗不愁”!
医院在帮扶过程中,秉承“授人以渔”的工作理念,在我院开展“传帮带教”毫不保留,接收培训进修人员不遗余力,遇到疑难病例,借助“互联网+医疗”开展远程会诊,并曾多次接收我院重症患者治疗。医院“双向”帮扶的做法,真正做到了“将我院的事儿当做自己家的事儿来办”,切实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惠及河津及周边县市的百姓。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