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春霞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大多数肾友病人对“静脉留置针”一词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对它存在偏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静脉留置针(VeinDetainedNeedle),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适用范围1.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
2.输注液体处于或接近等渗状态、正常PH范围(刺激性药物:仅为间歇性推注)
3.老人、儿童、营养不良和静脉血管条件差的。
优点保护病人血管,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有许多不同的结构产品可选择,有不同长度导管供选择,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合理用药,避免每天多次间断输液,减少穿刺而和未按时用药,避免药物之间反应,减少费用,减少头皮针穿刺导致渗出治疗的成本。注意事项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5.输完液体时一定要将留置针坚牢的固定在患者的表面皮肤上,可以有效的防止留置针头脱落,导致患者静脉回血的情况,也有利于观察。6.输完液体和不用时要将留置针完全封闭,避免血液回流,导致在留置针管内出现凝固的情况,就会因为气管堵塞,导致留置针头失效的现象。常见并发症1.渗出/坏死:症状体征为触痛、肿胀,皮肤紧绷、发亮。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穿刺点渗液。预防:采用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稳定固定;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正确的穿刺技术;严密观察,及早判断;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2.静脉炎:静脉壁内膜的炎症。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五种。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红肿3级:包括2级、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包括3级、可触及的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1英寸、有脓液流出预防:选择柔软材质的留置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熟练穿刺技术;充分的血液稀释,减慢输液速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情况。3.导管堵塞:血液或药物在静脉导管内形成栓子造成的堵塞。预防:间断输液或正压冲管;掌握药物配伍禁忌,两种药物之间应冲生理盐水;定期观察液体输注;避免导管打折,正确选择穿刺点以及固定护理是基本要素。4.全身并发症:导管栓塞:导管破损并脱落进入循环系统,可移至胸腔,位于肺动脉或右心室。预防:不可将针芯再次刺入导管内,避免在导管附近使用剪刀或其他利器。空气栓塞:预防:排气,使用螺旋连接口,加压输液有人看守。用10u/ml肝素封管,每日接补液时观察留置针处皮肤有无红肿、条索状;通管不畅时,观察有无小血栓阻塞,或有无脱管、折叠;观察固定的胶带、3M贴膜有无浮起、卷边、松脱,夹板四周皮肤有无破损或压疮,如有异常及时处置;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情况),随时更换。温馨提示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