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疗法下肢浅静脉炎篇 导读
下肢浅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有浅静脉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多见于下肢注射、外伤、感染、手术等之后,是外科门诊常见病,西医学多以抗菌消炎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多辩证为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热毒内留、余毒未清等,单纯采用中药内服疗效亦欠佳。中药熏蒸疗法治疗下肢浅静脉炎有抗菌消炎、止痛、抑制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的功能,作用显著、疗效确切。
方法一1.药物组成与方法:当归30克,桃仁25克,红花30克,赤芍30克,独活20克,威灵仙20克,苍术2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防风20克,蒲公英50克,金银花60克,连翘20克,桂枝15克,木瓜20克,牛膝20克。将上药加水毫升煮沸30分钟后,先熏蒸患肢,待药液温度下降后用药液擦洗患肢。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每次半个小时。
2.治疗效果:治疗68例,其中治愈67例,无效1例。治愈者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
3.典型病例:李某,男,60岁。左小腿静脉注射后出现浅静脉红肿疼痛,同侧腹股沟淋巴结红肿大疼痛,发热畏寒,影响活动,夜间痛甚。予上药煎汤先熏后洗,每日一剂,每次半小时,早上熏洗后晚上再将原药液加热后熏洗一次。并多次饮水,抬高患肢。一周后患肢红肿疼痛明显缓解,再用药一周后疼痛不适消失,宣告痊愈。
4.讨论:本病多因血栓形成致血流障碍,局部血管血供营养低下。应用中药活血化瘀、散结止痈之功,可以达到治疗目的。方中木瓜、威灵仙有祛风止痛,消肿,舒筋活血,通络之功。三棱、莪术行气破血,使血栓软化、消散;当归、桃仁、赤芍活血化瘀,清热散结;防风、桂枝、独活温经散寒,同行血脉,祛风湿,止痛;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止痛散结。加上药液蒸气的热力能使血管扩张,加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淋巴液的回流,明显起到消肿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抗组织胺及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减轻皮肤的过敏反应,达到止痛的目的。中药熏洗法治疗下肢浅静脉炎有抗菌消炎、止痛、抑制渗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的功能,作用显著,疗效确切。
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熏蒸疗法》,主编梅全喜,何庭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传染白癜风的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