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陈熊海
旧日的生活方式,随着那些传统的百货公司关停而离去。
3月26日,坐落在广州知名步行街的天河城百货停业;两年前,年11月30日,经营了25年的王府井百货,也以停业的方式结束了在广州的发展,同年12月,经营超过15年的海珠摩登百货闭店。
即将谢幕的天河城百货陈熊海摄
三年时间,三家百货公司先后谢幕。
千里之外的上海,也上演了同样的离场。营业长达20多年的上海南京路置地广场,也在2个月前停业。和广州北京路天河城一样,它也坐落在标志性的老城区步行街上。
根据《联商网》的不完全统计,年,42家百货门店发文告别。
当曾经撑起城市商业的百货商厦陆续离场,城市该拿什么撑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老百货停业,不只是偶然
天河城百货北京路店一眼看上去,就充满老百货气息。
与多数新商场呈“十”字形或更复杂的布局不同,一个“回”字形中庭,就涵盖了这家商场的所有商业空间。“回”字中间的“口”,如同天井,是商场的中庭。
所有的商业空间,均环绕这张“口”展开,无论是1层,还是6层。
3月24日晚8点,离商场停业还剩两天,时代周报记者探访发现,商场一楼摆放了不少货架,品牌皮鞋打折促销,吸引不少人选购。而商场负一、负二层一片漆黑,不少区域被隔板封闭。
商场负一、负二层,看样子已停业许久陈熊海摄
一楼往上那几层,皮鞋箱包及男女服饰是这家商场售卖的重点品类,但和不少新商场铺位的封闭式格局不同,这家商场的铺位完全向外开放。铺位中间留出的过道,只有狭窄的两米宽,再加上两米多的层高,对逛街的人来说,这里的空间显得过于逼仄。
“和周边几个商场比,这家商场在数年前就比较冷清,有时售货员比顾客还多。商场负一层、负二层也关了很长时间。”街坊李女士说。
时代周报记者遇到李女士时,她正在天河城百货一楼某家品牌奶茶店喝奶茶,她平均一个月就来一次这家商场,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十几年,不过,在她的印象中,这家商场近年一直在衰落。
“北京路步行街上那么多人,但大家就是不走进来,”谈起老商场衰落的原因,她认为,不仅空间布局比新商场差了档次,业态也有明显缺陷,百货较多,餐饮、亲子类的体验式消费较少,而这些反而是目前新商场的主力业态。
北京路街头旺盛的人流陈熊海摄
经营26年的上海置地广场,也选择与天河城百货同样的关停。
上海置地广场曾是上海商业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商场,很多人在这里买了自己第一件耐克、阿迪。这家商场所在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是不少外地人到上海旅游的必去之地,也是上海较早的商业街区之一。
谈及上海置地广场关店的原因,有分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新潮购物中心的开业,这家商场和很多老百货一样,由于设施老旧、定位不符合年轻人需求而衰落,近几年更是门可罗雀。
这一原因,与北京路上的天河城百货如出一辙。
从目前的消费习惯观察,和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有针对性的外出消费、购买刚需商品不同,如今的消费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