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西医儿科中医中医外科

好大夫教育立足医考培训界12年,凭借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12年来,“携手好大夫,医考难不住”在中原大地家喻户晓!加入好大夫教育,将是您年最重要最正确的决定!

每日一练

1西医(儿科)

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剧烈头痛、呕吐、抽搐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升高

E.脑脊液中检出化脓性细菌

E

凡急性发热起病,并伴有反复惊厥、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表现的婴幼儿,均应注意本病的可能性,应进一步依靠脑脊液检查确立诊断。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A.淋球菌

B.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脑膜炎双球菌

C

新生儿化脑病因新生儿最常见的脑膜炎病原菌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面色差、精神萎靡、呕吐、嗜睡、惊厥、两眼凝视、前囟饱满。易发生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

出生26天男婴。不明原因的反复惊厥发作3次。首选的止惊药物是

A.地西泮

B.苯巴比妥

C.苯妥英钠

D.异丙嗪

E.硫喷妥钠

A

小儿惊厥首选地西泮,苯巴比妥常用于热性惊厥持续状态,苯妥英钠适用于惊厥持续状态,当地西泮无效时可静注。经上述药物治疗后惊厥仍不止时可用硫喷妥钠。

2中医(中医外科学)

在脱疽的诊断中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A.20~40岁男性多发

B.足趾遇冷刺激后发冷苍白变紫

C.患侧下肢肢端疼痛,伴迁移性静脉炎或间歇性跛行

D.患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E.足趾持续发冷,皮肤苍白或青紫,或有干性坏疽

B

脱疽是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一40岁男性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50岁以上)。

下列哪项不是脱疽早期的表现

A.患肢发凉

B.患肢麻木

C.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D.间歇性跛行

E.静止痛

E

脱疽早期的表现,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酸胀疼痛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患者小腿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3中西医(症状学)

正常成人腋测法体温应是

A.36℃~37℃

B.36.2℃~37℃

C.36.2℃~37.2℃

D.36.4℃~37.4℃

E.36.5℃~37.5℃

A

腋测法体温应是36℃~37℃,口测法为36.2℃~37.2℃。肛测法一般比口测法所得温度高0.3℃~0.5℃。故本题选A。

下列关于蜘蛛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皮肤小动脉扩张所致

B.是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C.多分布于下腔静脉同流区

D.是体内雌激素生成增多所致

E.以上均非

D

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因此称为蜘蛛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一般认为,蜘蛛痣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肝病的时候雌激素灭活作用减弱较为常见。故本题选D。

好大夫精品网校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7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