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前几日笔者科室组织学习了常见血管活性药物的相关知识,对于血管活性药物在笔者所在的急诊科几乎每天都能用到,而在其他科室用到的机会也不少,对于血管活性药物相关内容及护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思考,总结出以下5个方面,分享供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1个要点,牢记在心血管活性药物是指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功能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的一类药物,包括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和血管扩张药物(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硝普钠)。如应用不当患者体内的血管活性药物骤然增多或减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还可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内脏缺血,心律失常,药物外渗局部组织坏死,或者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在临床上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做到安全、精确、有效使用,我们护士需要时时刻刻牢记这一要点。
2组通路,互不干扰通常应用到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病情都很重,除了大输液需要一组通路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还要独立通路。因为血管活性药物尤其是缩血管药物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药液外渗后加速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另外血管活性药物通常24h持续输注,因长时间刺激血管而易引发静脉炎。穿刺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严禁在四肢末梢或其他关节部位穿刺输液,建议使用留置针,有条件可以使用深静脉,中心静脉。
3项管理,时刻执行对于血管活性药物的储存和管理,需要牢记以下三项重点:
1、血管活性药物的存放要注意进行归类,且要沾上标签,存放的药柜门上还应贴一个红色醒目的“高危药物”标签,方便护理人员取药时就可得到提示。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制作床头标识,如多巴胺、肾上腺素为红色缩血管药物;硝酸甘油、硝普钠为绿色扩血管药物,同时该类药物的标签,必须粘贴于液体袋上或注射器上。床头悬挂系列标识提示牌“防外渗”等,提醒医护人员在执行操作或巡视病情时,随时保证输注药液滴速的正确性,避免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2、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血管活性药物用药知识学习,重点培训新入科护士及年轻护士,培训目标是熟练掌握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掌握不同药物的护理监测重点。护士配制血管活性药物必须根据医嘱配制,配制用量要精确、现配现用、充分混匀。
3、输液泵、静脉注射泵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其功能,确保输入速度准确。在微量泵输液过程中,调节速度后应及时启动开关,确认启动指示灯闪烁。同时应加强巡视观察参数设置有无更改、导管有无回血,避免延长管受压或折叠,保持输液通畅。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不可等泵报警才更换,须提前配制,保证用药的连续性。
4例隐患,反思警惕笔者结合工作及相关报道,总结了以下常见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1、某护士选择普通输液管进行双管输液,在静脉滴注左氧及硝酸甘油时(两者均需避光输注),因混淆药物放快了硝酸甘油滴速而引起患者心慌,恶心等症状。
点评:管道混乱未整理清楚,缺乏细心。
2、某中暑病人医嘱停用氯丙嗪,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某护士忘记停用氯丙嗪,升血压的同时在降血压,所幸及时发现,未造成患者影响。
点评:缺乏责任心,未仔细核对管路输液情况,科室缺乏暂停药物处置流程。
3、某护士发现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穿刺测肢体静脉回血,使用生理盐水快速将回血推入,引起患者一过性速度过快而导致低血压等不良后果。
点评:未牢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安全,精确使用要点。
4、某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私自调节滴速,又因肢体屈伸、躁动、翻身导致输液滴速改变。
点评:护士未充分告知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自己就不了解。
5条护理,安全放心1、加强输液巡视:遵医嘱从低浓度和低速度开始用药,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和病情的变化,同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回血、渗漏和堵塞等情况发生。根据心率、心律和血压等监测结果,调整给药速度,确保药物在有效剂量。
2、预防静脉炎:可以建立双管道输液。在一个肝素帽内连接两个头皮针,可以保证血管活性药物的匀速输注,有利于血液循环的稳定性。静脉穿刺时,要力争一次穿刺成功,防止重复穿刺损伤血管,造成药物渗漏输液前,要再次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减少人为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立即更换部位,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包扎肿胀肢体。
3、合理使用微量泵:微量注射泵能将单位时间内液体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均匀注入静脉内,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熟练操作微量泵,准确调节参数。在更换药液时候要及时、快速,正确处理回血。微量泵放置要稳妥,尽可能地避免垂直移动泵体,移动时采用平行移动方法保持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定时精确度高。
4、设置用药提示标识:如悬挂红色输液牌标识于输液架醒目位置寓意“使用缩血管药物警示”,输液袋贴红色胶布标识寓意“防外渗安全警示”,区别于其他普通药液颜色的输液标识可使护士一目了然,随时提醒护士勤观察,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药物滴速的各种因素和处理异常情况。同时还能启示患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主动关心特殊药物滴速、药物副作用的自我观察等,积极配合护士工作,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5、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了解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的注意事项,杜绝私自调速,尽可能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减少肢体活动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及外渗。
参考文献:
1.任珂.血管活性药物安全使用管理及成效分析.中国卫生产业,.8.
2.齐南,林丽霞.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管理.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
3.漏建美.血管活性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5.27.
作者单位: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