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_4785589.html
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容易有下肢沉胀感并发现小腿上“蚯蚓”状的“青筋”。而这其实是得了下肢静脉曲张。
那些“蚯蚓”状的“青筋”就是迂曲扩张的表浅的静脉,病因可以是浅静脉本身的病变(最常见),也可能是深静脉的病变引起的;有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有可能是后天的血栓形成引起的。
但下肢静脉曲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还且听小编逐条讲解!
1
下肢静脉曲张常见么
非常常见,通常认为成年人的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在5%-30%之间,在中国静脉疾病的患病率达8.89%,有近1亿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
2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家族史:静脉曲张同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若父母双方皆患有下肢静脉曲张时,子女患有同种疾病的风险高达90%;若父母仅有一方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后代中男孩患病几率约为25%,女孩患病几率约为62%。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患病几率升高;
性别:大多数研究认为女性更易患病;
加重下肢静脉负担的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肥胖、多次妊娠、既往下肢创伤、反复静脉炎;
其他因素:如吸烟、长期不活动、低纤维素饮食;
PS:发达国家静脉曲张的发生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有人统计美国的不同族裔中,西班牙裔白人最高26%,亚洲裔最低19%
3
下肢静脉曲张发展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从轻到重,可分为7级
0级为下肢的沉胀感,外观没有明显表现,见图A
1级为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见图B
2级为下肢迂曲扩张的浅静脉(静脉曲张),见图C
3级为下肢水肿,见图D
4级为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脂质硬皮病),见图E、F
5级为皮肤改变+愈合性溃疡,见图G
6级为皮肤改变+活动性溃疡,见图H
疾病的发展从轻到重大致是这个过程,但有些情况下并不是每一级都要经历的,如果不做干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展为溃疡形成。溃疡形成的患者大约占所有下肢静脉曲张病例的10%-20%。
下图可能会引发一定不适,谨慎观看
图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分级
来源:卢瑟福血管外科学第八版
4
发现下肢静脉曲张怎么办
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表现,应当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发现下肢水肿、皮肤改变、溃疡的情况下更应该积极就诊。在诊疗的过程中,医生会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引起静脉压力升高的原因以及判断曲张静脉的范围。根据以上情况提供诊疗意见。
5
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案
血管外科医师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一般而言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案——
弹力袜治疗是核心:大多数情况下,严重程度2级以上的均建议穿戴弹力袜;
针对相关肌肉的锻炼:抬高下肢及小腿肌群的运动有助于静脉曲张的缓解;
是否需要做手术:目前治疗静脉曲张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微创治疗,“穿筋走脉疗法”是患者的最佳选择,它总结了各种现代现今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技术,包括激光技术、射频技术、皮下旋切术、电凝技术及小切口以及传统剥脱术,能够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方案,使治疗更具针对性、更合理化、更人性化、更安全化。
穿筋走脉疗法(交离靶点疏通疗法)
⒈穿筋走脉疗法是什么样的技术?
是总结当前多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技术,采用国内尖端诊疗设备,开发的一种目前治疗静脉曲张最彻底的先进疗法,“穿筋走脉”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诊疗手段,是治疗静脉曲张时间短、见效快、无痛苦、无复发、疗效显著的治疗技术。
⒉为什么穿筋走脉疗法是治疗静脉曲张最有效治疗方法?
“穿筋走脉疗法”是多种先进技术的强强总结,包括激光技术、射频技术、皮下旋切技术、电凝技术及小切口、以及传统剥脱术和单纯硬化剂注射术,涵盖了目前所有治疗手段,弥补了单一技术的不足。能够更好的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得治疗更具针对化、更合理化、更人性化、更安全化。
⒊穿筋走脉疗法的治疗优势有哪些?
“穿筋走脉疗法”与传统剥脱术比较有着无切口、无感染、无疤痕、病情无残留等等优势。而且传统剥脱术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这样严重影响患者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微创闭合疗法治疗后在病变处只有几个0.3厘米的微创开口,可以做到术后绝对的无疤痕、无感染、无复发。而且术后3天后可以参加体力劳动和活动,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做到不用护理人员陪护。
⒋穿筋走脉疗法与单纯硬化剂注射比较?
单纯硬化剂注射容易引起注射药物外渗到皮下而产生的肌肉组织坏死,而且远期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再者最糟的是容易产生血管内栓子游离产生肺栓塞。穿筋走脉疗法可以做到无副作用、无风险、无复发。从而体现它的人性化、安全化。
医院昨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病例展示
病例1:性别女,50岁,患病20年,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病情第四期:血管内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
一次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病例2:性别男,46岁,患病10年,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病情第三期: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一些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呈现湿疹,淤积皮炎等皮肤病变。
一次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病例3:性别女,72岁,患病30年,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病情第五期:为急性溃疡期,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溃破,很难自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一次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病例4:性别男,51岁,患病5年,现属于下肢静脉曲张病情第二期:在站立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最佳时期。
一次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下肢静脉曲张常见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同遗传也有重要联系,但本身并不是什么特别可怕的疾病;没有患病时注意预防,发现患病后及时就医,愿各位读者都不受下肢静脉曲张之苦!
小知识
四足行走的动物是不大会有下肢静脉曲张的。人类直立行走,看得更高,也解放了双手,但是重力的作用使得下肢静脉血回流到心脏的阻力增大,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临朐县皮肤病防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