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腔内心电一体化引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中心血管通路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建立的导管头端位于中心静脉的通路装置,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PORT)及血液透析导管(HC)等。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可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满足其输注高渗液体、肠外营养液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等需求,避免外周静脉输注高渗液体或化疗药物引起外渗所致血管及皮下组织损伤,适用于重症抢救、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长期输液和透析患者。每年全球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置入量超过万例,我国达万例以上。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发生感染、血栓、导管移位、堵管、断管、出血、渗液、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如何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当选择穿刺部位和血管,确保正确的导管头端位置是决定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置入成功及安全使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多普勒超声评估穿刺部位及血管,包括血管直径、血管深度、血流速度及合理避开静脉瓣等,以筛选合适的穿刺部位及出口部位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多普勒超声腔内心电一体化引导(EDUG)是将多普勒超声和ECG定位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的专用数字诊疗设备。应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血管评估,筛选直径较大、流速较快的静脉,替代传统的盲穿技术;体表与腔内ECG同时显示并判断导管头端位置,一机多用,避免了患者的射线暴露,安全性更高,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通路

选择穿刺部位前应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临床诊断;穿刺部位血管条件、皮肤条件及周围情况;静脉穿刺和置管既往史;输液治疗所用药物性质、持续时间和患者意愿等。采用EDUG多普勒超声模式评估及选择穿刺部位及静脉,可测量静脉直径、静脉深度及血流速度,并避开关节、皮肤感染、解剖变异、肿瘤浸润、放射治疗损伤及存在其他血管内装置(如已存在的血液透析导管)等部位。操作者在穿刺前必须评估患者所有的备选血管,综合评价后选择最理想的穿刺部位。首选上肢静脉通路置管,尽可能避免下肢静脉置管。

PICC置管部位主要为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等,推荐首选右侧贵要静脉,其次为肱静脉。

CVC及血液透析管路置管部位主要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推荐首选右侧锁骨下静脉。

PORT置管部位主要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贵要静脉等,推荐首选右侧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备选。

2穿刺和置管

置管过程参考现行操作指南。

3EDUG置管应用

3.1技术原理 

基于ECG内P波电生理改变,应用EDUG设备,通过观察ECG的P波变化,以判断导管头端位置(图1)。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以上的静脉时,与体表ECG一致;导管头端进入上腔静脉时,逐步出现特征性高头P波;导管头端进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P波达最高峰(头端理想位置);导管头端进入右心房后,开始出现负向P波。对体表ECG无P波、罹患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及肺心病等)、起搏器植入及心脏手术史等患者,不推荐使用EDUG。

3.2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3.3注意事项 

①ECG显示P波达最高峰时预示导管头端最接近窦房结位置,回撤导管至P波即将下降还未下降之处,以避免患者发生心律失常。

②置管过程中如果患者ECG显示异常,但其基线ECG正常,除考虑心电导联连接松脱外,还应考虑血管解剖异常和导管置入过程中的异位,如误入颈内静脉、导管打折返回、导管漂移等。

3.4特殊病例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稳定清晰的ECG是辅助中心血管通路导管头端定位的关键。既往文献报道,临床约有5%~8%的患者无法收集到变化的P波,影响ECG的临床应用。对于这部分患者,需要采用X线透视进行导管头端定位。

4EDUG在中心血管通路维护中的应用

4.1EDUG辅助诊断导管置入后并发症

血栓是中心血管通路置管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该并发症进行及时有效监测,尽早发现血栓并给予治疗。

4.2EDUG发现导管异位或移位 

①置管过程中ECG定位避免导管异位:如送入导管超过预期长度,ECG仍无变化,使用超声线阵探头查看同侧颈内静脉、对侧颈内静脉、同侧锁骨下静脉、对侧锁骨下静脉,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异位,并及时加以纠正。

②ECG排除置管后或导管维护期间导管移位: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同样可用ECG初步排查导管是否移位。

5结语

应用EDUG可提高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穿刺成功率及导管到位率,将置管成功率由86%提高到99.3%,诊断中心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特异度达%。EDUG有助于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使孕妇、新生儿、儿童等患者免于射线暴露,保证安全的同时节省临床操作时间。该技术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了我国在血管通路领域的国际地位,希望本专家共识的提出有助于推动EDUG的临床推广及应用。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多普勒超声腔内心电一体化引导建立和维护中心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4.18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4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