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医院成功开展院内首例新生儿PICC置

年10月,医院良乡诊疗中心正式挂牌启动,医院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在医院派驻的齐宇洁主任、王颖护士长的带领下,脐静脉置管术(UVC)、经气管插管推注表面活性物质(PS)、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的应用等一系列新技术在新生儿病房陆续开展,持续提升创新儿科的诊疗和护理技术水平,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最低体重只有g,最小孕周只有29周。

近日,医院儿科成功完成首例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4月21日,新生儿病房收治了一名孕29周、体重g的低体重早产儿。由于胎龄较小,肺发育不完全,早产儿全身皮肤红薄,娩出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齐宇洁主任立即行气管插管、给予正压通气、保鲜膜保温,连接转运车上的呼吸机设备,确保患儿在转运过程中心率、呼吸、血氧平稳。

为防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进入病房后及时给予有创呼吸机支持通气、气管内推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等措施,并在齐宇洁主任的指导下完成脐静脉置管,为患儿打通重要的生命线,抢救过程中儿科团队配合默契,迅速有效,早产儿情况暂时平稳,但是,早产儿需在暖箱中体重达到g、病情平稳才能出暖箱,这个过程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接下来他还要闯过体温关、呼吸关、黄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等……新生儿团队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全体医护人员时刻不敢松懈。

每天上班,大家进入新生儿病房第一句话,问的都是小家伙今天吃的怎么样?有没有不耐受现象、腹胀情况、呼吸情况怎么样?齐主任在床旁为他鼓劲儿,“小家伙!我们在为你使劲,你也要自己加油”。“今天可以撤有创呼吸机改无创呼吸机了”、“今天又该涨奶量了”、“今天要补‘钾’了”、“呼吸机参数可以降了”、“呼吸机可以试停了”每每听到主任的指示,我们都为小家伙开心,他在努力和我们一起闯过这一道道难关。

低体重早产儿的治疗周期长,期间需要输注高渗性营养液,而外周静脉对于高渗透压的营养液不能耐受,反复穿刺又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刺激并增加感染机会,为了患儿的安全与营养,最终决定为患儿置入PICC。

4月26日,在医院护理专家指导下,PICC专科护士唐爱玲成功为患儿置入PICC。在后续的PICC维护中,医院良乡诊疗中心的王颖护士长、儿科张艳护士长亲自现场指导。

在接下来近30天的治疗护理中,这名孕29周的低体重早产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每天都在努力生长,体重已达g,自己吃得越来越好。目前已顺利拔除PICC,很快就可以回到父母的怀抱。

首例早产儿置管技术的成功,医院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的空白,医院儿科危重症患儿及早产儿的救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关链接:

新生儿PICC技术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送至上腔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需要精湛的静脉穿刺技术,通常适用于早产儿,尤其是需长期静脉输注营养液的低岀生体重儿。高浓度、高刺激性的药物通过PICC导管直接进入中心静脉而被迅速稀释,大大降低了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大为減少,杜绝了因周围静脉输注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甚至坏死的发生。但由于早产儿个体发育不成熟、皮肤娇嫩、血管细小、静脉穿刺难度大等问题,新生儿PICC技术一直以来是新生儿护理领域的一大挑战。

供稿:医院王颖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投稿信箱:

wjwxczx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hz/10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