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出现这些情况,该如何

在我们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这样的问题!那么,当出现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延长留置针的使用寿命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遇到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吧。问题一:穿刺点渗血、渗液如何避免: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避免剧烈的活动;妥善的固定。解决方法:更换贴膜,进行消毒后重新固定,对于渗血严重或患者穿刺处有不适感时应及时拔除。问题二:留置针管腔内出现回血情况。如何避免: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避免手臂下垂,负重、受压等,尽量不在该侧肢体测量血压;正确的冲封管,输液后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肝素液进行正压封管。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优先选择前臂;正确的冲、封管。问题三:输液时或输液后出现静脉炎,患者诉肿胀、疼痛等不适。(图作者/董明芬)如何避免: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留置针前端劈叉和血管内膜的损伤;输液前后观察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解决方法:出现静脉炎后及时拔除留置针,根据患者情况局部使用喜辽妥、硫酸镁湿热敷,或用土豆片贴敷。问题四:静脉滴注不畅或不滴,无法推注。如何避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正确掌握正压封管的方法;输注高浓度药物后进行彻底的管道冲洗;避免封管后过度活动引起血液反流导致堵管。解决方法:不可强行推注,以免引起留置针前端血栓脱落,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拔除。问题五:渗出或外渗(图作者/董明芬)如何避免: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妥善固定,较强巡视,对于高危药品应适当稀释后应用,用后输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对于长期输注的病人应选择CVC/PICC等,尤其是化疗药物。解决方法:发现渗出或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外渗时应根据药物性质进行局部封闭或拮抗治疗,抬高患肢制动,并给予密切观察。问题六:敷贴卷边、潮湿或固定不规范。如何避免:做好宣教,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和护理。解决方法:及时更换贴膜,妥善固定。出现了以上的种种问题,那么你真正熟知留置针的U型固定、冲封管步骤和静脉炎的分级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重温一下有关的静疗知识吧!1.U型固定小步骤:2.冲封管步骤:①脉冲式冲管:推一下,停一下脉冲式冲管,使导管前端形成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各个方向的残余药液冲洗干净。②正压封管:肝素帽:将针头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推注管液余0.5—1ml时,一边推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导管内充满封管液。无针接头:冲管后拔除注射器前将小夹子尽量靠近穿刺点夹闭,夹毕小夹子后拔除注射器。3.静脉炎相关知识:定义:是指静脉内膜的炎症,主要有机械性、化学性、血栓性静脉炎等,临床表现为穿刺部位的红、肿、热、痛。触诊静脉有压痛、发硬,出现条索状静脉、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全身发热等症状。如何避免:①根据患者静脉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穿刺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②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特别是使用高渗性药物或发泡剂等高危药品的患者需采用中心静脉置管。③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④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建立巡视卡,并做好床头交接班。⑤正确的拔除导管和穿刺点按压方式。4.静脉炎的分级:分级临床表现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到条索状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2.5cm,有脓液流出参考文献:版INS《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来源:护士网(hushi)作者:李明菲

-THE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最权威护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shihua.com/jyff/5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