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手术:高位结扎剥脱术。
注释:在大腿根部和脚踝内测各做一小切口,其中大腿根部2cm切口,脚踝内侧0.5cm切口,解剖游离大隐静脉,于根部离断,并结扎,运用特殊医疗器械(既:静脉剥脱器,可以理解为是一根长钢丝),于脚踝内侧大隐静脉管腔内置入,贯穿至大腿根部大隐静脉,全程剥脱大隐静脉。
优点:术后大隐静脉再通率低,剥脱掉了,也就不存在了。
缺点:麻醉选择腰麻(既肚脐以下无感觉,以上感觉正常);术后需卧床6h;创伤较大、疼痛较明显;术后沿大隐静脉走行瘀斑明显;可能存在剥脱不完全,术中需增加手术切口,分段剥离可能。
2.微创手术:射频消融术
注释:所谓的“射频消融”是指一种“加热装置”,通过彩超引导下穿刺膝关节下方大隐静脉,置入目标靶静脉(既病变大腿段大隐静脉),然后通过加热装置,摧毁靶静脉,从而达到闭合目的。
优点:可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局部麻醉即在病变靶静脉局部注射麻醉药,术中除注射麻药部位感觉消失,其他部位感觉正常);创伤小、切口小、疼痛轻、术后不需要拆线、愈合后不留瘢痕;相对传统手术,术后即可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日减少,术后瘀斑轻微,恢复快。
缺点:相对传统手术,费用较高。
3.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
注释:泡沫硬化剂是一种化学药品,通过注射到病变静脉管腔内,破坏静脉官腔内皮,达到闭合的目的。通常与其他术式相互补充。
优点:不需要麻醉、操作最简单、经济实惠、可重复操作。
缺点:单纯应用,容易复发。
静脉曲张介绍:下肢浅静脉曲张多发生于从事体力劳动和长久站立工作的人群,俗称“蚯蚓腿”,简言之就是指腿上长许多蚯蚓状的血管团。这些血管团在早期除了影响美观外,可能不表现出任何的不适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出现下肢酸胀不适及钝痛感,尤其在进行长久站立活动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中后期肢体皮肤可出现营养性改变,如瘙痒、脱屑、色素沉着等,甚至形成湿疹及溃疡。随着病情的演变,可以伴随肢体疼痛肿胀、淤积性皮炎、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破裂出血等症状。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条索状硬结、皮肤红肿热痛。多数患者未能在疾病早期得到良好的诊治,而是在湿疹、皮炎、静脉性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甚至静脉破裂出血并发症后,才入院就诊,以至于导致治疗周期延长,下肢皮色变黑,脂质硬化,甚至难治性溃疡形成。所以浅静脉曲张,看似小病,实则久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静脉曲张分级:0级表现为下肢沉重感,但没有明显的静脉曲张;1级:毛细血管扩张、网状毛细血管;2级:明显的静脉曲张,但没有水肿症状;3级:静脉曲张,伴有下肢水肿;4级: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脂质硬化;5级:伴有已愈合溃疡;6级:没有愈合溃疡,俗称“老烂腿”形成。
治疗方法的选择:
0级-1级:改变生活方式、压力治疗。
2级-6级:结合病因,综合治疗,泡沫硬化治疗,手术联合压力治疗和药物治疗。
丘宁宁,医院介入科,医学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擅长外周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尤其是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肾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