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住院部十楼,住着很多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在这些病人当中,大部分都有从事多年重体力劳动的经历。
家住洲泉镇的俞大妈,今年64岁,也是深受下肢静脉曲张的“祸害”。俞大妈年轻的时候,是队里干活的一把好手,虽然是女性,但是翻地、除草、挑扁担……一样都不落。
“我年轻的时候,挑扁担很厉害的,去浇水都是一百斤一百斤挑的。”俞大妈说起自己的风光岁月,昂首挺胸倍感骄傲。
年轻人总是满腔热血,仗着自己年轻力气大一心想证明自己。殊不知,就是在“重担”之下,疾病默默地就潜藏在周围。
据俞大妈自述,十多年前,她的腿就总是出现皮肤瘙痒,下肢酸痛的症状,还很容易疲乏,一直以为是太劳累了,也没有引起重视,因而也未进行过治疗。
近半年来,俞大妈发现自己腿部的颜色开始变深,并且有红肿的现象。静脉曲张处明显出现疼痛,尤其是站立的时候疼痛感更甚,腿部的皮肤瘙痒也更加剧烈。两条腿像布满了弯弯曲曲的“蚯蚓”,看着还挺瘆人。家人赶紧带着俞大妈前往医院就诊。
俞大妈术后恢复良好,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图中俞大妈绑的是术后弹力绷带,主治医师张伟波表示,等切口愈合,可以换上医用弹力袜。医用弹力袜可使下肢静脉回流,有效缓解或改良下肢静脉,以及静脉瓣膜所接受的压力。
张伟波,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宁波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于医院进修血管外科,主要从事常见胃肠道疾病、腹股沟疝、大隐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诊治,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今天,
来听听张医师科普
下肢静脉曲张吧!
一
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浅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其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病情一般较轻,手术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
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症状?
早期有皮肤瘙痒、下肢酸胀,易疲劳,表面有静脉迂曲。严重时,腿部皮肤色素沉着,颜色变深,有皮炎、红肿现象,甚至溃烂。若形成血栓硬块,则会有红肿疼痛感,这是血栓性静脉炎的表现。
三
如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保守治疗:压力治疗(医用弹力袜);口服药物(活血化瘀)
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点状剥脱是传统手术方式的改良;微创手术方式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A)、腔内射频闭合术(RFA)、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
张医师表示,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不可逆现象,一旦发生了静脉曲张,人体没有办法进行自我修复,但可通过自我保养与护理的方法来预防静脉曲张的范围扩大及减轻症状。
四
预防静脉曲张的方法
(1)穿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
(2)运动:低冲击性的运动如规则行走、游泳、脚踏车,除了能改善血液循环外,还能降低新的静脉曲张发生的速率。
(3)饮食和生活作息: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维、低脂饮食及加强维生素C、E的补充,特别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肥胖。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及高跟鞋、跷二郎腿及避免久坐或久站。
(4)病人还可以购买家庭用型电动循序气压治疗仪,在家里进行下肢物理按摩治疗,它是按照机器设置的按摩模式进行,对于减少症状非常有效。
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更多相关常识,明天(6月10日周三)刚刚我们提到的张医师将会做客《健康吧》,大家